作品發表區
發表作者 | -哥吉拉- | 個人積分 | 11 |
---|---|---|---|
身份等級 | |||
作品類別 | 教學 | 發表時間 | 2010.06.14 22:36 |
拍攝地點 | 台北縣 - 板橋市 | ||
標籤 | E330 Leica D 25mm f1.4 | ||
微笑照片 5 | 點閱數 4604 | 回應數 4 | 評議推薦 0 | 資深推薦 0 |
5
爺爺的老相片
我對底片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一方面開始搜尋相關的資料, 一方面也把器材一項項送去整修保養,
自從開始接觸底片之後, 拍照的感覺變了好大,
以前用數位相機, 根本不會在意太多,
鏡頭對準了,快門按下去就好,
聽著機器不停的發出 "啪!!啪!!啪!!" 痛快的聲音,
然後再慢慢的從LCD上面把不喜歡的照片刪掉,
很快速, 很有效, 很忠實的把眼前的物景全部都記錄起來,
每一張照片都很好, 銳利, 清晰, 淨透.....
我找不到什麼字彙可以去描述它的缺點,
但是我卻感受到...好像少了一點什麼樣的感覺...
禮拜六姑姑從台中過來台北,
帶了幾張爺爺以前拍的照片給我,
少少的, 只有幾張, 可是每一張卻都帶給我獨特的感覺,
它們並不銳利, 不清晰, 甚至有點模糊,
卻讓我感覺到一種溫潤的情感,
在我壓下Mamiya RB67 ProS 的反射鏡壓桿..."嗝啦啦啦啦....."
透過巨大的腰平取景器取景構圖, 緩緩轉動對焦盤, 測光, 調整光圈環和鏡間快門,
抽出豆腐刀, 然後按下快門...."喀啦喀鏘!!!"
那清脆俐落又爽透的快門聲輕易的撼動我的心靈, 我感覺到我的心底一陣顫抖,
這是我無論我按了E330多少次快門, 都找不到的感覺.
我開始有點了解, 為什麼有些人在數位的領域轉了一大圈, 連器材都攻頂了,
最後卻又回到底片懷抱裡的心情了.
這是一種沒有實際使用過底片的人就無法了解的感覺,
我並不是說數位攝影不好, 相反的我認為數位攝影非常的好,
它是時代進步與科技發展的結合與表現, 完全符合現代人快速又有效率的生活哲學,
它們讓攝影變的簡單, 變的便宜,
不必購買數量龐大的底片和昂貴的沖洗費,
也不需要特別精湛的技術與銳利的眼力,
不需要等待, 也不必擔心失敗,
透過機器強悍的性能高速運算捕捉每個時刻的當下,
讓生活變的豐富, 分享變的容易, 而旅行變的輕鬆精采.
有朋友看我一堆的底片數位器材,
然後每次出遊就在猶豫到底該帶什麼鏡頭什麼機身出去才好之後問我,
"不過就出去玩, 幹麻考慮這麼久, 背那麼多東西?"
我想了想, 有著很矛盾很貪心的想法, 一方面我想要數位的快速和輕便有效,
一方面卻又想要底片的古樸, 等待與味道,
所以我還沒辦法把兩者其中之一給捨棄掉, 可能是技術, 經驗和心境還沒到位吧.
你問我喜歡數位攝影還是底片攝影??
兩個都很喜歡.
====================================================
以下分享幾張以數位相機翻拍的底片照片
拍攝地點 : 自宅
拍攝時間 : 2010/06/13
使用機身 : Olympus E330
使用鏡頭 : Leica D 25mm f1.4 ASPH
主題說明 :
前三張是爺爺很久以前拍的黑白照片,
第四張是我收藏了很久,喜歡的女孩子的照片,
底片的規格很特殊, 一捲25張, 而非一般的36張,
當年拍照的底片相機已經壞掉了,
而女孩, 也失聯不知道去哪裡了.
這次翻拍我使用E330 + Leica 25mm f1.4 上腳架,
在極暗光的環境下拍攝, 原本是在開日光燈狀態下拍攝,
但是照片表面上會產生反光, 所以我在房間外開一盞鎢絲燈,
然後關閉房間內的門窗, 僅在窗戶上留下一個小縫隙讓光線透入,
並在縫隙的一邊加裝一片白色保利龍板,
讓透入的光打在保利龍板上反射到牆上, 製造一個均勻的弱光環境,
在這個狀態下, 我的肉眼看不到我的照片在哪裡,
所以是先開房內的日光燈, 對焦, 然後再關掉日光燈進行拍攝,
以M模式拍攝, 快門為20~30秒, 光圈5.6~16,
按下快門後計時12秒後才開拍照, 以免按快門時的施力造成晃動,
白平衡選用E330內建的鎢絲燈模式, 微調R-7, G-7,
並開啟降低熱噪點的功能,
差很多!!一開始沒開, 照片出來一堆紅藍色小點,
慘不忍睹,開了之後點點全部都不見了!!
因為快門的速度會影響整體照片的亮暗度, 為了方便比較,
我是把照片放置在一塊白色的保利龍板上方,
直接比較板子顏色來決定每張照片是否曝光正確.
照片為JPG直出, 經裁切掉保利龍板的部分後, 直接縮圖上傳
1.城隍 攝影者:杜森林
2.2.看熱鬧 攝影者:杜森林
3.女人女人 攝影者:杜森林
4.十年前, 我喜歡的女孩 攝影者:哥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