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發表區
發表作者 | 修羅 | 個人積分 | 4546 |
---|---|---|---|
身份等級 | |||
作品類別 | 教學 | 發表時間 | 2011.05.27 18:12 |
拍攝地點 | 其他 | ||
標籤 | |||
評議推薦 |
動感小帆:感謝無私分享,專業分析 十面埋伏:好棒的分享 |
||
微笑照片 142 | 點閱數 98299 | 回應數 79 | 評議推薦 5 | 資深推薦 10 |
142
黑卡教學
地面難免曝光不足,以地面為主,天空又無可避免的曝光過度,利用黑卡就可以解決這樣的難題。
準備工具:
一、一台支援點測光和手動曝光的相機。
二、一張黑卡(書局買黑色卡紙即可),其他黑色平面物件也可,以不會反光者為宜。
三、合乎鏡頭口徑的減光鏡。大部份時候需要,只有極少數情形下不需要(日落後,日出前,陽光非常微弱時)
四、快門線或遙控器。不一定需要,但一般相機能設定快門只到30秒,曝光30秒以上需使用B快門,此時即需要。
五、腳架,曝光時間都相當長,必需上腳架。
來看看實作:
首先依據景物現場狀況,決定亮部範圍和暗部範圍,兩者中間則為緩衝區。(緩衝區後面會解釋)
然後將相機設為光圈優先模式,調到拍攝時想使用的光圈,分別對亮部(天亮)和暗部(地面)使用點測光來測光。
接著將相機調成手動模式,快門調為暗部測得的快門速度(此例為10秒)。
如果暗部超過30秒,則使用B快門,搭配快門線或遙控器拍攝。
如果亮部測得比1秒還快,通常表示快門速度太快,已無法順利操作,最好使用減光鏡來放慢快門速度。
( 當然,這也和個人操作有關,通常 1/125 秒我還可以用拗的拗出來。不過失敗率太高不建議....:P )
減光鏡建議購買減光 6 格的,應用範圍比較廣,減光 2 或 3 格的,在大太陽時並不好用(減光太少快門不夠慢)。
接著將黑卡擋在鏡頭前(離鏡頭前緣約 0.5 公分距離),如果是使用蓮花形遮光罩,要將它取下,因為
蓮花形狀是為使四角進光,沒取下將無法完整遮住角落,形成漏光。
從觀景窗確認黑卡位置,使黑卡確實遮住亮部。
同時保持黑卡位置,從站的位置確認黑卡與鏡頭的相對位置(由相機上方看過去),並且確實記住黑卡
的位置。這是因為當按下快門開始拍攝時,反光鏡會升起遮住觀景窗視線。由於拍攝時無法使用觀景窗
確認位置,所以要確實記住由後方看時,黑卡與鏡頭的相對位置。
為後面解釋方便,這個位置暫且稱他為黑卡高點。
再將黑卡往下移,由觀景窗中確認,使黑卡確實遮住暗部以外位置,同樣地記下相機外黑卡與鏡頭的相對
位置。
為後面解釋方便,這個位置暫且稱他為黑卡低點。
下圖是拍攝期間黑卡高度位置示意圖:
開始拍攝後,將黑卡在黑卡高點與黑卡低點間上下搖晃,此時暗部會一直維持曝光。(直至結束共曝光10秒)
兩點間的緩衝區,可以由上圖觀察到,因為黑卡一直上下移動的關係,曝光時間是由上而下漸次增加的,搖晃黑卡期間共曝光0~8秒。
直到曝光8秒後(依據測得的曝光值10-2=8),往上抽離黑卡,此時緩衝區加上剩餘的2秒,故形成曝光2~10秒的漸層曝光。
而抽開黑卡後,剩餘2秒剛好曝亮部的時間(依據前面測光所得),直至10秒到曝光結束。
依上述操作,可以得到暗部曝光10秒,亮部曝光2秒,而中間的緩衝區剛好會曝光2~10秒的漸層,完美的銜接起亮暗部。
而依據上圖可以觀察到,即使變更黑卡上下搖晃的頻率(上圖為每秒兩次),並不會改奱緩衝區的漸層曝光時間。所以1秒要搖
幾下都可以,重點是自己要捉的住頻率,以每秒固定幾下的速率穩定的上下搖晃即可。
一般認為這個搖黑卡的動作是用來模糊黑卡形成分隔線。觀察上面圖表,就可以清楚知道,他不止是模糊黑卡線而已,事實
上他會形成完美的漸層式曝光。好好利用這個緩衝區的漸層曝光,就可以使黑卡照片看起來更自然。
所以,這個緩衝區大小,並不像一般認為黑卡應上下搖多少,而是應該如前面所述,依拍攝景物來決定他的大小,善加利用。
(當然,緩衝區如果太小,效果就會不自然了...)
計時方面,用默數或看時計都可以(反正只需一隻手搖黑卡)。當然用時計是比較準確的方式,默數則是可以專心看黑卡位置,
不必分心看時計。默數的話,要稍加練習,時間愈長愈容易誤差就是了。
(練習默數可以用默讀四字1秒的方式: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三.... 一千一零、一千一一、一千一二....,習慣後可以達
到相當不錯的準確度。)
黑卡拍攝完成的照片,緩衝區完美的銜接起亮暗部。
變形手法:
將亮部曝光時間改為曝光中途先完成,由於各部份總曝光時間並不會改變,所以可以得到一模一樣的結果。
但這個方式有個優勢,那就是計時的正確度,只要中間曝亮部2秒時,計時正確即可。
這在使用默數而非看時計計時時相當有用( 默數2秒的誤差一定會比默數8秒的誤差小),可以增加成功率。
同時,如果在亮部曝光時間低於1秒(如 1/15秒),打算用拗的,這種方式也可以增加成功率。
(拗一個 1/15秒,機會總比要求準確計時 9又14/15秒 的機會高)
(拗這個只是好玩,建議還是用減光鏡放慢快門比較容易拍攝成功):P
變形手法2:
在曝亮部時,並不是將黑卡抽離,而是如同在緩衝區般於亮部上下搖晃黑卡。
同理,這會使亮部形成 0.X ~ 2 秒的漸層曝光,可以製造類似偏光鏡效果的強烈漸層。
部份攝友會使用往上慢慢抽離黑卡的方式,來形成一樣的效果,在此還是建議使用搖晃的方式較好,
原因很簡單,慢慢抽離黑卡的方式,抽離的速率必需完全準確,才能達到最好的漸層效果。
而搖晃的方式,無論搖的速率如何,都可以達到最好的漸層效果。
(如果不懂差異何在,自己仿造上圖畫出抽離速率出錯,和搖晃速率出錯的圖,就可以簡單看出差異了)
以上是一些簡易的黑卡入門,希望對初學的朋友有所幫助!
當然,還是有很多變形手法可以使用,就請各位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吧!
(例如暗部曝光也加入漸層,或是中間挖洞的黑卡,其他形狀的黑卡)
一齊來快樂搖黑卡吧!
PS. 前些時日刊載於 blog 的教學文,給初學的朋友參考,高手們多海涵了。 :P
blog 中其他教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