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發表區

發表作者 | 天路漂泊者 | 個人積分 | 17 |
---|---|---|---|
身份等級 | |||
作品類別 | 人文 | 發表時間 | 2011.04.21 15:23 |
拍攝地點 | 中国青海 互助 土族 | ||
標籤 | 青海 互助 土族 | ||
微笑照片 6 | 點閱數 476 | 回應數 3 | 評議推薦 0 | 資深推薦 0 |
6
青海互助县土族“梆梆会”

据资料显示 “梆梆会”的主要仪式有:竖幡、跳神、招魂、放幡、卜卦、做道场等。在神殿前竖高10米的幡杆,埋地60厘米深,寓意为三十三天界和十八层地狱。用黄表和彩纸剪贴的云纹、水浪、万字纹、连环套等花样长幡和长线,挂在杆头,垂落于地,幡杆顶端横置两齿叉,叉尖各戳一个大馒头。因幡绳端拴着包有五色粮食、红枣、花生、水果糖、硬币等物的“粮蛋子”。“梆梆会”的高潮是最后一天,作道场时把所有供品拿到广场上,煨桑、上香、点灯、磕头祷祝。然后由大fan师领班,其余fan师随其后,手举法鼓,身穿法衣,头戴法冠,齐敲鼓点,高颂祷词,左族右转,前移后挪,还做各种动作。fan师跳神一般约二三小时左右
远古的土族是马背上的民族,现已下马以农耕为主,因此土族人民不仅信仰藏传佛教,而且信仰从汉地直接传入的神衹。供奉神衹的寺庙每年都要举行酬神祭祀活动,一些地方没有固定寺庙,就要搭起帐篷神庙进行祭祀,届时要请“梆梆”来作道场,乞求农业丰收,保佑风调雨顺。梆梆是世袭的fan师,他们人员构成基本是一个家族成员。姚马村的梆梆fan师共计11人,年龄最大的是78岁最小的是18岁,他们都是姚马村马家村十二社的村民,现任的大fan师马安奎今年四十七岁是梆梆会的第五代传承人,父亲马德良今年78岁传位于他后仍坚持参加fan会活动,儿子马连帮今年二十三岁也是梆梆中的主要成员,其他的梆梆fan师也都是叔伯兄弟们共属一个大家庭。他们平时和其他村民无异,只是在一些庙会、婚嫁的场合被邀前来表演,同时会收些微薄的礼金和一些粮果。主要的经济收入还是靠农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