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發表區
發表作者 | 十面埋伏 | 個人積分 | 24637 |
---|---|---|---|
身份等級 | |||
作品類別 | 風景 | 發表時間 | 2011.02.16 16:21 |
拍攝地點 | 宜蘭縣 - 大同鄉 | ||
標籤 | 啞口霧淞 | ||
評議推薦 |
動感小帆:難得美景,精彩捕捉.... 〃阿益〃:極佳的取景,時機掌握佳~ |
||
微笑照片 75 | 點閱數 9145 | 回應數 30 | 評議推薦 5 | 資深推薦 10 |
75
啞口霧淞
2.
3.
4.
5.
6.
7.
8.
9.
10.
霧淞的成因~
所謂的霧淞,基本上並非罕見的現象,在台灣,人們若在冬季攀登高山,會有不少機會親眼目睹。霧淞看似白雪或冰霜,但其形成原因截然有別,不應混為一談。經由放大和分析,可知霧淞呈顆粒狀,為白色不透明的晶體。由於霧中含有無數微小的水滴,在酷寒的天氣裡,小水滴被極度冷卻,一接觸到溫度處於冰點以下的岩石、草木等物體表面,會立刻凍結,成為純白冰晶,而大量凍結的冰晶即是霧淞。另外,還有所謂的雨淞,其形成條件及原理與霧淞類似,大致在細雨或霧雨的天氣裡生成。
霧淞形成的條件~
霧淞也稱為「霧凍」,是一種空氣中水滴結冰的現象,因此,氣溫在冰點(0℃)之下時,霧淞才有可能形成。冬季在台灣,溫度低而濕度高時,中海拔以至高海拔山區可能出現霧淞,而最有利的形成條件是:山區雲霧籠罩、水氣濃厚並有強風吹拂。霧淞常在物體表面快速凝結,並且大幅累積,使地景瞬間改觀。然而相對地,其質地比較疏鬆,結構也不牢固,遭受風吹或其他外力時,容易碎裂或解體。此外,霧淞狀態並不易維持,真正存在的時間很短,一經陽光照射即融化,氣溫升高後即會迅速消失。
高山霧淞景觀~
濕冷雲霧沾染大地後,確實會留下痕跡,小水滴紛紛結為細冰,最後竟會呈現高山綺麗的盛大景觀。從分布位置來看,山坡迎風面的上部最容易累積霧淞,其形成範圍也最廣。霧淞常常凍結在草木或岩石上,並且向著迎風面不斷增長,最後造成羽狀外觀,所以也稱為「霜羽」。羽狀冰晶的長度從幾公分到幾十公分不等,甚至有結成團塊的情況,或者把地面整棵矮樹包裹起來。霧淞外形變化多樣而盡善盡美,可說是自然的鑲嵌藝術,也是大地的華麗裝飾。在岩石上生成時,霧淞特殊的造型與岩石肌理縱橫交錯,顯得大膽而繁複。在矮箭竹坡上,霧淞層次分明,配上遠山近壑,整體景象足以震動人心,例如三叉山的冬季,霧淞景觀就非常突出。玉山圓柏、玉山杜鵑、玉山小檗等灌木與霧淞很有緣份,當覆蓋著冰晶時,這些灌木會展現出雪樹銀花的耀眼風姿。此外,白木林的霧淞最富特色,羽冰附上樹木枯骨,彷彿賦予枯木新的生命。
霧淞與冰雪~
霧淞由霧中水氣在地面快速凍結而成,因此,與降雪的性質明顯不同,不過,在冰天雪地裡,霧淞也容易凝結。事實上,霧淞與冰雪時常交疊並存,彼此關係相當密切。在降雪的天候條件下,水氣充足而氣溫很低,霧淞形成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冬季到合歡山等地賞雪,經常可以同時見到霧淞現象。降雪往往使山區披上華麗衣裳,這是人們有目共睹的,而霧淞的粉妝能力並不亞於冰雪。有時,天候尚不至降雪的程度,霧淞會單獨現身,在完全無雪的大地留下美白一片,給人無限驚喜。雪後,霧淞可能直接在冰雪上生成,好像是一層保護膜或薄紗。在晝夜溫差較大的情況下,白晝積雪部分融化,夜晚再度凝結為冰,而霧聚風起之際,既有冰雪上會沾染新生的霧淞。
轉載【刊載於《 台灣山岳》第39期】
http://homepage19.seed.net.tw/web@5/brucyo/journal/journal22.htm
3月2日~26日 風景晨昏、人文【進階班】第6期
http://www.dcview.com.tw/activity/act.asp?f=1&no=1821
3月5日~26日 風景晨昏、人文、假日【進階班】第2期
http://www.dcview.com.tw/activity/act.asp?f=1&no=1820
3月6日~3月15日雲南絕攝10日之旅
http://event.dcview.com/2011/2011yunnan/act.html
歡迎您的參加 十面A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