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發表區
發表作者 | 張瑜 | 個人積分 | 41183 |
---|---|---|---|
身份等級 | |||
作品類別 | 飛羽 | 發表時間 | 2010.12.26 21:03 |
拍攝地點 | 台灣省各地 | ||
標籤 | |||
評議推薦 |
大型阿生:作品具美麗的畫面與閱讀性 awei-750:珍貴難得的畫面~張張用心好作品!! |
||
微笑照片 41 | 點閱數 1488 | 回應數 23 | 評議推薦 3 | 資深推薦 10 |
41
~2010年回顧~
紅腳隼,俗稱「阿穆爾隼」,繁殖地在大陸東北黑龍江一帶(阿穆爾即黑龍江之意),但不知為何因素趨使牠們每年得飛越近半個地球、遠赴1萬1千公里之遙的非洲地區過冬?
以台灣所處位置原不應在其遷移路線上,然而或許受兩個颱風影響,2010年秋過境,從北部之金山、貢寮,東部花蓮,以至於南部七股、墾丁皆見其蹤影,個人亦有幸陸續記錄到幼鳥、公成鳥及母成鳥,想像牠們每年繞著半個地球跑飛的遷移習性,不禁令人也嚮往起牠們到處去旅行的傳奇生涯。
~夢寐以求~
背部有著獨特”三叉戟”特徵的”花澤鵟”,擁有最美麗猛禽之稱,尤其是公成鳥,黑白相間的羽色更使三叉戟的特徵表露無遺,能一睹其美麗身影一直是多數鳥人夢寐以求之願望。
然此野鳥只有春、秋過境時方有機會在台灣現蹤,更因其飛行能力極強,受天候影響較小(除非遇上極度惡劣天候),即使過境台灣,同一地點甚少停留超過2天以上,因此更增添其可貴;一在五年前,一在二年前,兩次均因人在南部無法恭逢其時,雖連夜北上,到了現場時,還是與其失之交臂;直到2010年春過境,拜連日豪大風雨之賜,讓牠多停留了幾天。
好不容易等到例假日這天,凌晨在半夢半醒間即出現其近距離迎來之畫面,原還擔心夢境常與現實相反,天還沒亮即到了現場,更沒低估其對人類的警覺心因此採取車內等侯之方式,這次,那夢寐以求的畫面真的靈驗了,兩次近距離的接觸雖因車內迴轉空間不夠而錯失大部份的精彩鏡頭,然留下的少數幾幅,直至目前仍讓人依稀感覺到那當時按快門的發抖手指。
~大麻之路~
聽說有一種會飛的鷺讓人會有吸食大麻的感覺,又聽說這令人發麻的飛鷺會穿越一條帶著黃綠背景的小路,因此這條路上,鳥人們不斷的來了又去、去了又來,感受到的卻多只是發麻的雙眼、發麻的雙腿。
大麻鷺不會飛嗎?不是的,能遠渡重洋而來怎會有不能飛行之道理,只是牠習於長草中活動,即使離開長草區亦常老僧入定般的擬態,一站可能就是好幾小時,而一身麻黃羽衣更使牠能充分融入枯黃的草澤而不易見,偶爾飛起亦僅是短距離的飛上飛下,時間短到約僅2~3秒,不要談及對焦,有機會看到其飛出草澤的短暫身影,已足夠讓人驚呼了老半天。
累積近24小時的”發麻”後,終有機會去嘗試牠飛至草澤上空的短暫瞬間,若不是想像這畫面已久,還真難把握那短短的三秒鐘,實現那想像中畫面的感覺為何-大概就是那傳說中的”大麻”滋味吧。
~秋沙比翼~
澤鵟、灰澤鵟這二種居於草澤區食物鏈頂端的猛禽,儘管食物、習性均極為類似,但向來是井水不犯河水,即使覓食區重疊,亦甚少看到牠們互相爭鬥之畫面。
這天,心有靈犀的站上一處高點,隨即見一澤鵟與一灰澤鵟似乎為了田埂上的獵物而展開了一連串的空中纏鬥,牠們互為追逐,忽而急升、忽而繇子翻身,幾次近身,卻又點到而止,這場鏖戰為時長達6分鐘多,第一次盼望手上的應是一部可不間斷影像記錄的攝影機,而不只是單純做點記錄的相機,即使按了為數不少的快門,卻仍無法呈現現場所領受到的悸動!
~沉睡中的大貓~
長耳鴞,屬中型的貓頭鷹,不只其名字裡有個貓字,其喜愛夜裡停於高處、俯衝補食老鼠的行逕與貓並無二樣,即因其習於夜裡活動,於台灣過冬的數量稀少,即使有心想當夜貓子,亦不見的有機會一見其影,更遑論想在白天一窺其全貌了。
然而2009秋過境的最大驚奇也莫不過如此了,接到鳥訊時已覺得不可置信,飆車一個多小時抵達現場後更被眼前的畫面愣住了-一隻長耳鴞就這樣大剌剌、完全無遮掩的站在田埂竹竿上呼呼大睡;據發現者表示,牠一大早即杵在那裡了,如此算來,距我們這些後到者到達時其應已睡了6~7個小時,也難怪有隻蝸牛還上下其臉呢-實在是隻令人難忘的大貓呀!
~福至心靈~
經常,一場野鳥之旅,往往是趟時間的競賽、體力的考驗,也往往是一場第六感的印驗,這次似不例外;原計劃前往中部某處高山拍攝山鳥,然凌晨1點醒來後,不知那來的靈感,車行的方向,即與原擬啟程方向背道而馳,就這樣,車行過了台灣最長的隧道、車行過了台灣最險峻的公路、車行到了台灣東部最美的一處校園。
環頸雉,那華麗的春舞在天未亮時即已展開,亦不吝施捨這遠到者祈望的許多畫面,一個人,一輛車,身體雖然疲憊,然心神 總是滿足。
~空中爭霸~
澤鵟、灰澤鵟這二種居於草澤區食物鏈頂端的猛禽,儘管食物、習性均極為類似,但向來是井水不犯河水,即使覓食區重疊,亦甚少看到牠們互相爭鬥之畫面。
這天,心有靈犀的站上一處高點,隨即見一澤鵟與一灰澤鵟似乎為了田埂上的獵物而展開了一連串的空中纏鬥,牠們互為追逐,忽而急升、忽而繇子翻身,幾次近身,卻又點到而止,這場鏖戰為時長達6分鐘多,第一次盼望手上的應是一部可不間斷影像記錄的攝影機,而不只是單純做點記錄的相機,即使按了為數不少的快門,卻仍無法呈現現場所領受到的悸動!
~不是過客~
栗尾椋鳥,有人說牠是籠中逸鳥,有人相信牠們像其他侯鳥一樣渡海而來,然而,無論如何,牠們的原生地是遠在千里之外的緬甸、泰國等地,因此在台灣仍被定位為外來種。
迄今數量雖仍不多,然圖中的栗尾椋鳥正從其育雛的巢中飛躍而上,換言之,牠們似有落地生根台灣的打算,或許,有一天牠們的後代將會聲嘶力竭的抗辯:我是歸人-不是過客。
~荒野殺手~
北雀鷹,鳥如其名,藉由與天俱來的保護色常能突襲麻雀、花雀…等雀科小鳥,但因其頗為畏人,總是躲人遠遠的,原還質疑是否有人過於宣染其捕食獵物之能力,直到有一次親眼目睹並拍下其成功追捕一隻小雨燕(飛行速度號稱一秒鐘可達33公尺)之畫面後,也不得不對這小型猛禽另眼看待。
若飛快如燕子的鳥兒都難以逃脫那來去無蹤的伏擊,為這荒野殺手留下一幀近距離的清晰身影又談何容易,除了偽裝、無盡的等待,大概要祈求老天賜予一點點運氣了。
~萬里迷航~
野鳥給一般人的印象主要在天上的,然而就有一種紅眼紅喉的野鳥,可潛入6~7米深的水中捕魚,牠就是紅喉潛鳥;主要繁殖於歐亞大陸和加拿大的北極地區,渡冬區則位於北緯30度以北之海岸和大湖地帶,這樣的野鳥卻在2010年3月中旬出現在台北.萬里的小溪上,距前一次造訪台灣已長達30~40年了。
與他初遇是在一個晨曦閃耀的早上,粼洵波光閃爍著水中的矯健身手,實看不出其有任何異樣,直到其騰空展翅瞬間,方才顯現其令人擔憂的一面,由羽毛上沾染的油污,或許也合理解釋這原應遠在北緯30度以北之鳥兒,為何會滯留在台灣的北海岸。
也許是羽毛沾滿了油污無法保溫,迫使他不時需以其獨特的蔔匍方式上岸(因腳都較短並靠近尾部,因此並不善於行走),分不清是離水後未乾的溪水,還是北海岸知名的淒風苦雨,反映在其覆滿油漬的諳黑溼羽上,似更襯托其脆弱的一面,令人嘆為觀止的泳技雖讓滿山滿谷的人群驚呼連連,然卻挨不過突如其來的寒流,終就傳來令人不捨的消息,相逢即是有緣,然感受生命竟如此簡短,總是令人難以割捨。
~雨夜鷹影~
夜鷹雖稱為鷹,然若就其以啄食地上的鱗翅目(蛾)、鞘翅目(金龜子、叩頭蟲、天牛等)及直翅目(蟋蟀、蝗蟲)等昆蟲為主食,似乎較無鷲鷹科之氣勢,也因習慣夜間活動,與一般習於日間活動之鷲鷹科更顯差異,較為雷同者莫過與鷲鷹科野鳥一樣畏人,加上其具保護色,想親近牠們確有些難度。
這天,滿心盼望著夜晚的來臨,因為經過不斷的挫敗,終於領悟到一點親近夜鷹的訣竅;奈何接近傍晚時突然大雨小雨不斷,一顆心也直往下沉!雨天的夜裡會有鷹嗎?這只是當時一個好奇的想法,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在無人的田間小道上不斷的尋找;夜鷹會停在濕透的田間路上嗎?最後發現-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全身濕透的狼狽非常,然而因雨得見其裸露在外的短腿,以及因雨曝現出的不同色溫,確令人頻呼-值得! 值得!
~血輪眼~
這可不是火影忍者中的”血輪眼”嗎!?這是我們家兒子首見這有著火紅眼睛的猛禽-黑翅鳶時的形容!
黑翅鳶,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牠們那雙紅色的眼睛,近距的確令人有不慄而寒之感,然以農民而言牠可是不折不扣的益鳥,只因牠對抑制老鼠數量有相當大的助益;別看牠習站在搖搖晃晃的細枝上弱不禁風,一旦牠在空中懸停發現獵物,甚少看到牠撲空而回,真不枉有人把牠視為強者-”血輪眼”耶。
~大跳“豔”舞~
相較於家燕、洋燕等常見燕子在平地的空中,毛腳燕則偏好於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空中,選一處深谷的橋樑上總不難見牠們成群的遨遊於雲霧飄渺間;「臥虎藏龍」劇情裡玉嬌龍縱身一躍入深谷的情境,不過是毛腳燕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顧名思義,毛腳燕的確因有毛茸茸的一雙腳而得名,飛速原先就快,加上高空的強風,總令人有來去如風、高不可攀之感;偶有機會凍結其在空中的身影,心情大概也會像圖中的牠想“大”跳“豔”舞囉。
火冠開了
火冠戴菊,雖名為火冠,然這火冠可不是隨時有機會見到的,除了牠們喜好活動於海拔1500米至3000以上的高山上,選錯季節上山,看到的頭冠多數是緊閉的。
這天,誤信謠言,天未亮就趕到台灣最高海拔的公路上,原以為半小時就可吹著口哨打道回府,然左等右等,從藍天豔陽等到了山嵐遮天,身上的衣服也一件件加了上來,卻僅見那過動兒在遠處的冷杉頂端高來高去,更別奓想那嚮往中的開冠畫面;原想長路迢迢正打算收拾器材時,突見7~8隻小小鳥兒由遠而近恰巧停在眼前平視角的冷杉上,其中二隻公鳥似為博取母鳥青睞,時而張開頭冠、時而相互追逐,空氣雖然冷冽,然有這舞動頭冠的高山精靈,心很難不跟著火熱起來。
好快的一年即將過了,自我回顧之際,也預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事事順心,好運鴻通!
------------------------------------------------------------------------
張瑜的部落格-“瑜眼:
http://blog.dcview.com/blog.php?m=Az0FYF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