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發表區

發表作者 | 蛇豪 | 個人積分 | 22 |
---|---|---|---|
身份等級 | |||
作品類別 | 飛羽 | 發表時間 | 2010.11.16 12:17 |
拍攝地點 | 台北市 - 大安區 | ||
標籤 | 晚上活動的動物在黑夜裡顯得更美麗 | ||
微笑照片 22 | 點閱數 961 | 回應數 15 | 評議推薦 0 | 資深推薦 6 |
22
十九歲的夢想-夜行者之美

掠食的鳥」都是只隼形目的鳥類而貓頭鷹在鳥類分類學上屬於另一大
類─鴞形目,與準形目並無親緣關係,為了加以區隔,貓頭鷹通常被稱
為「夜猛禽」。
黃嘴角鴞

黃嘴角鴞是僅次於領角鴞的另ㄧ種常見貓頭鷹,也是密度最高的貓頭鷹
,牠可以從平地一直分佈到海拔2300左右的高度,在冬天下雨他們常常
會找個很低的樹枝上站著等食物,有些時候真的太冷牠們會直接站在地
上,直接用「看」的獵食,而冬天的們在叫聲會有所不同,在冬天他們
只叫單音拉長,且鮮少鳴叫。
領角鴞

貓頭鷹之所以能在晚上獵食是因為它具備了兩項完美且是一般動物所沒
有的技能,第一是牠無聲的飛行;第二是它能夠準確定出獵物的耳朵,
貓頭鷹的飛羽邊緣呈現鋸齒狀能夠消除拍動翅膀所造成的空氣流動,而
他上下不對稱的耳孔更是可以準確的定出獵物的位置,就如同我們在三
角定位的實驗一樣,透過不同角度回傳的聲音,牠可以在黑暗的夜裡準
確定出老鼠發出的細微聲響。
褐鷹鴞

而褐鷹鴞的聽力沒有一般貓頭鷹那麼好,只要是因為他面盤甚小無法把
聲音聚集起來傳進耳朵,不過隬補這項缺點的的是牠的瞳孔,牠的瞳孔
比一般貓頭鷹來的大(跟臉的比例),跟她吃的食物也有關,牠會捕食在
空中的飛蛾或者是蝙蝠,所以視覺對牠來說來的比聽覺重要,而夜行性
貓頭鷹之所以能在我們都看不到的光線下獵食動物,主要是因為牠視網
膜後方的桿體細胞特別發達,把光線重新再反射一次,不過桿體細胞只
能辨識出動物的型態,而辨認不出顏色,所以貓頭鷹看到的世界會是黑
白的。
崛川氏棕蝠

蝙蝠是哺乳動物唯一會飛的,雖然飛鼠也有個「飛」字,不過飛鼠是利
用皮膜由高處向低處滑行,並不會拍動皮膜產生氣流飛行,但蝙蝠可以
而像是棕蝠這種鼻葉不發達的蝙蝠是靠嘴巴發超音波,由外耳殼接收超
音波傳到耳朵裡,這隻棕蝠是朋友在橋上所撿到的,當時因為還不太會
飛不慎掉落地上,經過一段時間的照顧,現在已經能飛行且飛的還不賴
呢。
面天樹蛙

青蛙在叫時嘴巴是不張開的,為什麼不用張開就可以發出聲音,那是因
為青蛙鳴叫時,氣體在口腔與肺之間來回流動,當氣體經過喉頭震動聲
帶時就可發出聲音,一般蛙類是在吐氣時發聲,也就是當氣體由肺流口
腔時震動聲帶而產生聲音,由於青蛙鳴叫時並不會張口,聲音無法傳遞
的很遠,所以在青蛙下頷處出現了一種由皮膜形成的囊帶,稱為鳴囊。
其形狀大致可分為單鳴囊、雙鳴囊以及內鳴囊三大型,有的位置在喉部
,有的則在下顎兩側。鳴囊用以產生共鳴,其圓球的形狀使得聲音可以
均勻地向四面八方傳送。除此之外,鳴囊還可以過濾音頻或作為視覺的
訊號傳遞之用。
龜殼花

吐信-是蛇常見的ㄧ種行為,蛇和我們人不一樣,我們有手可以感覺週
遭的環境,蛇經由把舌頭吐出沾上空氣裡的氣味分子,舌頭帶進口腔的
氣味分子會傳到犁鼻器並傳回大腦造成嗅覺,藉以感受週遭的環境的變
化,而像龜殼花這種腹蛇科的蛇類還具備了一種獨特的器官-頰窩,頰窩
能偵測到外界溫度的細微變化,所以獵食對他們來說幾乎是百發百中。
十九歲的夢想-http://www.wretch.cc/blog/s307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