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發表區
發表作者 | chi-nan | 個人積分 | 528 |
---|---|---|---|
身份等級 | |||
作品類別 | 飛羽 | 發表時間 | 2018.03.10 11:04 |
拍攝地點 | tw | ||
標籤 | 熊鷹(Adisi)Nisaetus nipalensis的故事1,藉此留存人文故事. | ||
微笑照片 3 | 點閱數 3992 | 回應數 1 | 評議推薦 0 | 資深推薦 0 |
3
熊鷹Adisi/Nisaetus nipalensis故事1
曾經棲息於山林間的雲豹、百步蛇、熊鷹,隨著環境的開發,山林的破壞及濫捕盜獵,使得這些曾經和我們共存在台灣的野生動物目前均面臨絕種的危機,甚至雲豹可能已近絕跡,不希望下一個是百步蛇或是熊鷹。
基於尊重原住民傳統文化與關懷瀕臨絕種熊鷹(Adisi,魯凱語)族群的延續,為其尋求一絲生存之路,祈望以原住民傳統文化的代表物種,激起自發性的自然保育原動力,積極維護象徵祖靈圖騰物種,祈望熊鷹(Adisi)的身影可以翱遊在綠野山林與原住民的文化共榮共存。
熊鷹又名赫氏角鷹與林雕、大冠鷲、黑鳶、鳳頭蒼鷹、台灣松雀鷹等稱為本土六種猛禽,曾經分佈在全島各地然而隨著環境的開發和山林的破壞,可以在天空看見牠們飛行身影的機會越來越少,而其中的熊鷹卻因為外型壯碩,生性威猛,成為養鷹人的最愛,更因常年的棲息在中高海拔之原始森林中與原住民傳統的文化密切成為被重視的祖靈圖騰,特別是羽飾的配戴,如頭目、貴族成員於傳統祭典儀式及婚慶場合中皆需要配戴熊鷹的羽飾,熊鷹這種猛禽因為養鷹人的喜愛,原住民傳統文化的重視與生活形態上原始山林的日益減少,三大壓力之下而導致為加速滅絕,其中文化所需求的層面是在此探討的重要課題。
多年以來,百步蛇一直是排灣族與魯凱族所認同的祖靈圖騰。圖騰所意謂的即是族群標誌和象徵,更具有其相當的文化意涵,把圖騰象徵為祖先或守護神表示崇敬之意,緣起於想像及創造,藉圖騰凝聚族群意識並表示階級身分、狩獵勇士、貞潔榮耀的象徵。排灣族人大致都不否認百步蛇為族人的共同祖靈圖騰,亦有部份部落奉太陽神為其祖先,以太陽神的子民自勉,百步蛇是守護神倍受尊崇。「魯凱族的好茶部落相傳祖先,從台灣東部海岸遷移山區,再橫越中央山脈於靈敏的雲豹領路,老鷹在空中引導,最後到舊好茶,到此之後雲豹佇足不前不肯離開,於是在舊好茶建立了部落,稱之為雲豹的故鄉,族人為了感恩禁止狩獵雲豹和老鷹。」
「魯凱族至今流傳著燴炙人口的傳說:芭嫩公主與湖神(傳說中族人敬畏的百步蛇)蛇郎的愛情故事,令人深深感動,因此族人視大小鬼湖地區是傳統祖靈聖地,不得任意侵犯的禁忌,族人對百步蛇與雲豹非常的敬重,傳說百步蛇是頭目的袓先是長老展現出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部落文化。」
百合花是魯凱族的「族花」,象徵優雅純潔,高貴的百合是魯凱族的「英雄之花」,象徵女子貞絜與男子勇士狩獵豐碩,深富文化意義,在慶典和祭祀的活動中之族人更是以配帶百合花頭飾為榮。南台灣排灣族與魯凱族長期以來相互為鄰北起現今的高雄縣茂林鄉南經屏東的霧台、瑪家至來義等地區為中央山脈南部,在卑南主山到北大武之間的山頭皆在三千公尺以下,中海拔山區適當的氣候和環境孕育相當多樣的野生動物,長期以狩獵為生的原住民有相近的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在傳統服飾華麗典雅,豐富的剌繡藝術,廣受喜愛及收藏。不同的頭飾及圖紋代表在部落中的地位及身分並有專屬權。太陽紋、百步蛇紋、人頭紋(頭目貴族專用),陶壼代表權勢與財富的象徵。頭目與貴族擁有服飾上的特權及頭飾配戴象徵百步蛇紋的熊鷹羽飾之專屬權,目前還被許多部落所遵守,不敢踰越。
然而熊鷹與百步蛇以及祖靈圖騰有何關係呢?猛禽由於外形兇猛,飛行姿態優雅,翱翔山林綠野時更彷佛為天空的英雄,自古以來即是權貴及帝王的象徵。在全球各地的原住民族及現今的許多國家的國徵也多有以猛禽為圖騰為象徵。熊鷹是台灣本土猛禽中體形最雄壯的鷹種,棲息於原始林中,行蹤隱密,以小型的哺乳動物、鳥類為食,凶猛無比出爪無情,獵物常常難逃其爪。百步蛇棲息環境以山林為主,毒性相當強烈,被咬中後在短時間內有性命危險,俗稱百步致命,因而對其產生敬畏之意。
關於熊鷹(Adisi)是百步蛇的化身於各部落間還有多種傳說,魯凱族:奧威尼卡露斯盎 著「雲豹的傳人:有段敘述,魯凱族人長期相傳,百步蛇在年長到一定時間,牠會慢慢進化到愈來愈短,然後長出羽毛,最後長成,會飛行的禽類,因此熊鷹(Adisi)羽毛上的的八個三角形斑點原來是百步蛇所形成的斑點,所以熊鷹一直是貴族(頭目)和英雄的象徵。」
誠如江海先生所著「漂泊兩千年」(邏發尼耀家史)( 屏東來義,排灣族)有段敘述: 「傳說中熊鷹也是頭目變的,那是遠古時,有一戶頭目家的長子在父母已喪亡,族人卻惡待他,不給他食物,小男孩相當悲傷,有一天便獨自跑到山上哭泣,不知不覺中竟然長出翅膀變成一隻熊鷹,並且以酷似小孩子的哭聲在高空中喊叫,族人根據牠羽毛上的花紋,認出是頭目家的男孩,老人家便說:『頭目家的孩子向我們哭訴』從此頭目的羽冠就以鷹羽象徵,黑白相間的節愈多,插的數量愈多,便是身分地位愈高的象徵。」原住民傳統文化中超自然與多神衹的信仰宗教觀,袓靈崇拜為基本信仰,尤是頭目家族起源傳說的百步蛇,更是族人的敬重的對象。因此百步蛇紋普遍表現在家中的雕柱,服飾的剌繡織紋,門楣雕刻及頭戴羽飾等。雖然近代有相當多的原住民信仰西洋宗教,但傳統觀念仍深植於原住民的文化中,所以百步蛇深具代表族群的象徵圖騰。
深知雲豹、百步蛇、熊鷹確是深富文化意涵的袓靈物種及信仰之圖騰,理當能獲得最完善的保護,然而曾經漫遊山林的雲豹、百步蛇、熊鷹為何陷入瀕臨絕種之危機,甚至絕跡的地步呢?是值得深思與探討。千百年來原住民族以傳統的生活方式,人與自然和諧共存。近世紀來受到多元文化的衝擊,傳統生活方式的變遷,山林開發,棲地破壞,傳統狩獵機制的瓦解,野生動物濫捕,甚至象徵祖靈的物種,在經濟價值的誘因下,面臨極大的狩獵壓力,以致瀕臨絕種,甚至絕跡。近年來原住民積極尋求自治及致力維護傳統文化,而瀕絕物種之保育,亦將是重要的課題。尤其是重要祭典儀式場合中貴族成員普遍使用熊鷹羽飾,固然是悠久傳統文化,但也直接造成熊鷹極大的狩獵壓力,在族群漸少的情況下,是否思考相關的對策,特別是象徵祖靈圖騰,民族代表 的物種,更應受到重視及保護。
羽飾之配戴,得以彰顯權貴、強化族群認同、凝聚族人向心力,意義深遠。舉凡百合花、紅毛及雲豹皮飾等均有替代品,原住民的接受度極高,亦不失圖騰象徵意義。遺憾的是唯獨熊鷹羽飾在現代的慶典尚未找尋到適當的替代品,其使用量更有著明顯增加的趨勢,實在令人憂心。雖然熊鷹羽飾有其獨特性,未來熊鷹羽飾(Adisi)的替代性需要相當深入的體驗及族人的認同,得以減緩熊鷹所面臨的滅絕危機。
原住民是大自然的一部份,是真正山林的守護者,也是大家的好伙伴,原住民長期傳承的文化深具永續發展的智慧,在生態平衡的原則下,利用自然資源,而今隨著科技的進步,謀求對熊鷹羽飾的配戴有最佳方式,得以維護傳統文化,兼顧延續瀕臨絕種的熊鷹,象徵祖靈圖騰物種及民族代表之物種保育的契機,而不是隨著雲豹的腳步走向歷史。
(祈望熊鷹(Adisi)的身影永遠翱遊台灣山林與原住民文化共榮並存。)
參考資料
1.山林的智慧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導覽手冊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局出版 87.5
2.生蕃行腳 森丑之助 原著 楊南郡譯註 遠流出版公司 2000.1.1
3.雲豹的傳人 魯凱族:奧威尼卡露斯盎 著 星晨出版社 85.10.30
4.排灣族的琉璃珠 許美智 著 稻鄉出版社 81.11
5.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許功明 著 稻鄉出版社 87.7
6.漂流兩千年 邏發尼耀家史 江海著 屏東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7.台灣野鳥圖鑑 台灣野鳥社
8.台灣的野生鳥類 顏重威著 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8.1
9.高雄市野鳥學會 鳥語 222期 林雕 文/鄧伯齡
10.高雄市野鳥學會 鳥語 234期 熊鷹 整理/鄧伯齡
11.高雄市野鳥學會 鳥語 237期 原住民的狩獵文化與熊鷹的命運…… 文/林昆海
12.台灣鳥類發現史 林文宏
13. 台灣日行性猛禽 蕭慶亮
附註:此議題於(屏東來義)邏發尼耀家族90.08.28召開的「屏東縣邏發尼耀文化促進會」成立大會中獲得認同,會發動族人全面配合。由邏發尼耀家族開始,擴及排灣族與魯凱族。
(原載於高雄鳥會會刊鳥語第245期2002.01)
************
註記:以上「頭目」一詞原為尊稱,現以「部落領袖」稱之。
************
熊鷹的迷思
原住民傳統文化與生態保育的省思
欣年(江海)
八月二十八日我以屏東縣邏發尼耀文化促進會副理事長的身分,在成立大會中致詞表示;「本會的成立是向世人宣告太陽之子,榮耀再起,是一個新世代的開始,而不是一個舊文化的結束!」我並揭示了七項任務,其中之一便是籲請族人要重視保育的課題,同時舉例百合花可以是塑膠製品、雲豹皮可以是呢絨織品,荷蘭人的紅毛可以是染色的苧麻纖維,熊鷹羽飾為什麼就不能有替代品?我還提示;用白鵝毛染製的可行性如何?
我之所以會籲請邏發尼耀族人重視生態保育這個嚴肅的課題,乃緣於高雄市野鳥學會的鍾金男先生在去年暑期,曾於來義參觀過邏發尼耀族人舉辦的傳統競技大會,在會中看到頭目階級的男男女女,人人皆以頭插象徵權貴的熊鷹羽毛為榮,會後忍不住向我提出熊鷹,甚至一切猛禽如林雕、大冠鷲、黑鳶、鳳頭蒼鷹、台灣松雀鷹等的保育問題,加以探討;鍾君表示;「雲豹、百步蛇、熊鷹確是深富文化意涵的祖靈物種,代表了尊貴的貴族身分,成了原住民社會,尤其是排灣族人信仰的圖騰,理當能獲得最完善的保護才對,這三種曾經漫遊在大武山林中的生物,為何會陷入瀕臨絕種,甚至絕跡的悲慘地步呢?是不是值得以之為飾的排灣族人深切檢討與省思?」
誠如鍾金男先生所言;羽飾的配戴得以彰顯權貴、強化族群認同、凝聚族人向心力,尤其是服飾華麗的排灣貴族,頭上的冠冕特別講究,除了虎皮頭圈已改為雲豹皮頭圈(呢絨織品),老虎牙已由山豬獠牙取代,取自荷蘭紅毛夷的戰利品,兩綹紅毛已由染色的苧麻纖維替代之外,便是象徵財富的貝殼、琉璃珠與地位生身分的熊鷹羽飾了,而且熊鷹羽毛的黑白相間的節數愈多愈顯高貴,通常大頭目階級的至少在七節以上,一般頭目也不少於五、六節。如此一來,成鳥或亞成鳥的熊鷹才能符合所需且無替代品可用了。君不見一場排灣族人的重要祭典或傳統婚禮中,滿場叮噹環珮,羽飾飄拂,煞是壯觀多姿,令人眼花撩亂,這些圖騰羽飾固然是悠久的傳統文化,但也逐漸使熊鷹面臨極大的狩獵壓力,一支熊鷹成羽至少有五、六千元的市場行情,七節以上的甚至可以賣到兩萬元,於是一場豐年祭,倒諷刺地成了台灣野生動物無言的悲慘祭壇。
與鍾君深談,進一步對熊鷹的生態有所瞭解,且知道高雄鳥會猛禽研究小組的鄧伯齡先生針對熊鷹所作的調查發現;「原本數量就不多的熊鷹,是許多原住民的神祇卻因一隻幼鷹便有十萬元以上的市場行情而遭到無情的捕殺,目前的熊鷹數量只能以『少、少、少』三個字來形容。」鄧先生並依據該小組人員在南部發現熊鷹身影的三十六次記錄以及引述林文宏的推測,斷定目前熊鷹在台灣的數量不會超過一百隻以後,使我頓感事態的確十分嚴重,如何在尊重原住民傳統文化與關懷瀕臨絕種的熊鷹使其永續生存求取平衡,是深具永續發展智慧的排灣、魯凱兩族頭目階級層應深思的課題,如何讓熊鷹翱翔山林與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共存共榮,使我也不得不莊嚴面對!
當我將這番談話與省思告訴我的原住民兄弟高德福牧師後,立即贏得他的認同,並將這嚴肅的生態保育話題轉告,邏發尼耀大頭目高武安先生和他的家族,也立即獲得肯定的答覆,只要有替代品,會發動族人全面配合,相信其他的家族也會有極高的接受度的,由點而面,由邏發尼耀家族開始,擴及整個排灣族與魯凱族,則熊鷹滅絕危機減緩甚至復育數量成功,均指日可待了!正因為取得這樣的認知與共識,我才得以大聲地在邏發尼耀文化促進會的成立大會上宣示生態保育課題,並將之納入未來會務執行七大目標之一!
附記:摘自 屏東縣政府文化局,文化生活26第五卷第二期2001.11.01出版
********************
註記:以上「頭目」一詞原為尊稱,現以「部落領袖」稱之。
*******************
圖:仿真熊鷹羽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