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選單

  1. 首頁
  2. 作品發表區
  3. 風景
  4. 歐洲-法國巴黎

作品發表區

 
發表作者 Sin9 個人積分 27
身份等級
作品類別 風景 發表時間 2016.10.22 09:01
拍攝地點 法國
標籤 法國 巴黎
評議推薦

HerbHou:用心的作品。

more

微笑照片 9 | 點閱數 2964 | 回應數 0 | 評議推薦 1 | 資深推薦 0
9

歐洲-法國巴黎

鏡廳(Galerie des glaces):又譯鏡廊。這座凡爾賽宮最著名的大廳,大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廊廳(Galerie),由孟薩爾在國王大套間的兩座大廳(日常臥室「薩頓廳」(Salon de Saturne,或譯土星廳)、敞廊門廳舊「維納斯廳」)、與之對稱的王后大套間的兩座大廳、以及連接兩座大套間的敞廊的基礎上改建而成。大廳長76米,高13米,寬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園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對稱地布置了由400多塊鏡子組成的17面巨大鏡窗,合計34面巨窗,宣示著路易十四至1678年鏡廊動工之年止,其34年的統治和17年的親政中,法國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廳內地板為細木雕花,牆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貼面裝飾,柱子為綠色大理石。柱頭、柱腳和護壁均為黃銅鍍金,裝飾圖案的主題是展開雙翼的太陽,表示對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亞水晶吊燈,以及歌頌太陽王功德的油畫。大廳東面中央是通往國王寢宮的四扇大門。路易十四時代,鏡廊中的家具以及花木盆景裝飾也都是純銀打造。波旁王朝時,這裡不僅經常舉行盛大的化妝舞會,更是最盛大的朝覲儀式和外國使節接見儀式舉行的場所。

http://i.dcview.tw/gallery/201610/49a22888371a60099b5f7cae21f6a1c2.jpg
馬德萊娜教堂,拿破崙倒台後,波旁王朝復辟時期,路易十八決定將這座建築改為天主教堂,山牆上雕刻了《最後的審判》。七月王朝將此作為對革命悔改的民族和解的紀念物和殿。1837年曾有建議將其作為火車站使用,但最終還是在1842年祝聖為一座教堂。
祭壇上方的壁畫題為「基督教歷史」,表現基督教歷史上的關鍵人物。
馬德萊娜教堂屬於本篤會,現在仍舉行彌撒和時尚的婚禮。這座教堂有一台著名的管風琴。

http://i.dcview.tw/gallery/201610/c02bb1ccbf7e498ee476501c90dd4d1b.jpg
維納斯廳(Salon de Vénus):又譯金星廳或愛神廳,在豐收廳之西。在勒沃的設計中,這裡原是黛安娜廳的附屬前廳,不在七曜廳之列,但在凡爾賽宮第三次擴建中,國王大套間花園一側的門廳,即舊維納斯廳被拆毀,其裝飾與天花壁畫移於面積大致相等的此廳,此廳便成為與黛安娜廳並列的大套間主要門廳。路易十四時代,廳內有撞球桌和一整套純銀鑄造、精工鏤刻的家具。這些家具後來被熔化鑄造銀幣,以彌補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開支。

http://i.dcview.tw/gallery/201610/7d4802c2377ae608d91afba5a8d4068d.jpg
聖猶士坦堂位於巴黎大堂區(Les Halles),1223年成為本堂區,主保聖人是一位羅馬殉道者,原本是羅馬將軍,因為皈依基督教而和全家被燒死。目前的教堂始建於1532年,直到1637年才完成。路易十四年輕時在此領受聖體。莫扎特也在此埋葬他的母親。蓬帕杜爾夫人和莫里哀幼年時在此受洗,莫里哀也是在此舉行婚禮。
在法國革命期間,聖猶士坦堂遭到褻瀆和洗劫,一段時間用作穀倉。不過,一些彼得·保羅·魯本斯的繪畫仍保留在教堂內。每年夏天舉行的管風琴音樂會,紀念埃克托·柏遼茲的《感恩贊》(Te Deum)和李斯特·費倫茨的 Christus 1886年在此初演。
這座教堂擁有法國最大的管風琴之一,僅次於聖敘爾比斯教堂和巴黎聖母院。


http://i.dcview.tw/gallery/201610/878e2edb60ade802023de9a92c4005b7.jpg
凡爾賽宮 1660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參觀財政大臣富凱(Fouquet)的沃子爵府邸(Château de Vaux-le-Vicomte),為其房屋與花園的宏偉壯麗所折服,當時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宮——聖日耳曼宮、凡塞訥宮、聖克魯宮等無一可以與其相比。路易十四憤怒他不盡職守之餘將富凱以「貪污」罪名投入巴士底獄,並命令沃子爵府邸的兩位主要設計師:園林家安德烈·勒諾特爾(André Le Nôtre)和建築家路易·勒沃(Louis Le Vau)為其設計新的行宮。

http://i.dcview.tw/gallery/201610/dd0eb97748ccd71f411f49db021b67ff.jpg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港譯鐘樓駝俠,台譯鐘樓怪人)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所著,於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說。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內容環繞一名吉卜賽少女和由副主教養大的聖母院駝背敲鐘人。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及音樂劇。

http://i.dcview.tw/gallery/201610/b5e50af7438171e14e1d747fde69fc46.jpg
波旁王朝開始後,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修建了連接盧浮宮與杜伊勒裡宮的大長廊,又稱「花廊」(Pavillion de Flore)。路易十四時期曾令建築師比洛(Claude Perrault)和勒沃(Louis le Vau)對盧浮宮的東立面按照法國文藝復興風格(法國古典主義風格)加以改建,改建工作從1624年持續到1654年。

http://i.dcview.tw/gallery/201610/7b7f5a7dda284aae9b4442cd5a6d4f2a.jpg
勝利廣場 旁的周末市集

http://i.dcview.tw/gallery/201610/a1cdebbf53e5c474a8ed92e5389ee20d.jpg
羅浮宮 1789年10月6日,巴黎的民婦集群前往凡爾賽宮,將法王路易十六挾至巴黎城內,安置於杜伊勒裡宮,該時期對盧浮宮進行了簡單的清理打掃工作。法國大革命期間,盧浮宮被改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拿破侖即位後,開始了對盧浮宮的大規模擴建,建造了面向裡沃利林蔭路的北翼建築,並在圍合起來的巨大廣場中修建了卡魯索凱旋門,作為杜伊勒裡宮的正門。拿破侖三世時期修建了黎塞留庭院和德農庭院,完成了盧浮宮建築群。




( 以上說明 出自網路搜尋/wiki資料. )
HerbHou
HerbHou 2016-10-26 10:07:38

用心的作品。

推薦說明
是否有幫助?

我要回應

回應同時給微笑相片

目前暫無任何回應!

top